薇安姐谈生育率下跌:鸡娃不应背下所有的锅
文丨miki粥
来源丨Miki粥(mikizhou520) 亲爱的朋友们,我是维维安修女。
出生率正在下降,而孩子们却承担了全部责任。
这个故事要从我去年底读到的一篇报道说起,当时一群做学术研究的朋友试图用数据来解释,为何东亚是当今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地区,压倒了欧洲。
本报告有几个结论:
1、无论自身受教育程度如何,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较高的学历,考上一所好的大学。
2、中国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,导致他们花费大量金钱送孩子参加课外班。
3、家庭教育成本带来压力,引起家长的教育焦虑,所以人们不再生孩子。
为了顺利得出最终结论,样本数据勾勒出了教育辅导机构与理想子女数的关系图,试图证明辅导班导致人们不生孩子。
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真的无话可说。
北京、上海等地培训机构密度较高,是不是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比较大?
出生的孩子数比梧州少,是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大,工作时间长,夫妻间互动少?
如果把培训机构换成咖啡店,这个曲线还会成立吗?如果成立,是不是意味着咖啡因影响生育能力,关掉咖啡店可以增加新生儿数量?
教育也是一样,这三年关停了多少教辅机构?生育率有没有上升?
去年几乎跌破800万……
课外班和生育能力之间或许存在一定的关系,但是这个结论毫无意义。
或许“教育焦虑压抑了生孩子的欲望”,但也不能完全怪孩子身上的压力,毕竟教育的负担已经压到了脚底,家长们却依然充满焦虑。
人们不愿意生孩子,不仅仅是因为教育投入高、课外辅导费贵,对于追求优质教育的人来说,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问题。
真正影响生育意愿的,是金钱无法解决的问题。比如教育资源不平衡。最好的学校和最差的学校差距很大,学校资源悬殊很大。
我在北京的一个朋友说,他们学校里,小学和中学的头号社团金银帆在西城牛校都超员了,小学入学第一天就给各班发乐器,少年宫的老师免费带队。但在东西海以外的区,有些社团连自己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……
温饱都成问题,如何能赢得人心?人少,老师只能是多面手,书法老师还要会教花式跳绳……
同样是在北京,别的孩子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乐器,而你的孩子却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上体育课。你不可能不感到焦虑。
人总是追求更高的目标,所以就有父母愿意花3000万买房,动用关系想方设法混进东海西海。也有很多人抱怨,“鸡宝宝”热潮推高了房价。
殊不知,那些花钱买学区房的人,也是无奈的家长!只要有点关系,谁会愿意花几千万买一套破旧不堪、无法居住的房子?他们又不傻!
而且,即便你购买了千万的学区房,送孩子上了顶级学校,你依然无法享受最好的资源。
这也是学区房越来越弱的主要原因。中产阶级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现实——
为了让孩子在顶尖学校有存在感,就必须付出努力,否则将无法参加任何活动。
知乎上一位妈妈曾讲述自己陪孩子到牛校读书的经历,她说,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机会,不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势利,而是同学的家长太有权势。
她妈妈在人民艺术剧院工作,爸爸是导演,来学校指导,服装道具也都由他提供,怎么能不让她的孩子当主角呢?
再说了,人家的孩子都是因为从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才有天赋,所以不管你自己的孩子怎么努力,你永远都是亚军。
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,首都三所最好的小学之一,有条件经常接待外国政要,每次接待的时候,都会安排学生献花。
很难说谁会献花,但是普通家庭肯定进不去,毕竟校园里有几千人。
有位妈妈不甘心,花了几十万给孩子争取到献花的机会,结果孩子上台后慌忙把花塞到人手里,然后躲到角落里,连合影都没来得及拍……
你能想象当时他母亲是什么表情吗?
从北京的教育资源供给来看,有钱不代表有绝对的权力,只能用钱来买一个相对较好的教育起点。
西城水平一般,有金银帆这样的顶尖中小学俱乐部;东城有历史学校,运动会在鸟巢举办,资源与西城不相上下;海淀区有北大、清华两所顶尖大学的地理优势,还有一批高学历的教授和家长,打造了以五道口为核心的鸡宝宝宇宙中心……
这三个区每年考入北大、清华的学生数量与北京市基本相当。
房价、户口、人脉,都是在北京打拼十多年的家长们的绊脚石,无论怎么努力,总是输给别人,孩子上不了最好的学校,难免会心灰意冷。
年轻人不敢想象自己将来会落入这样的陷阱,所以他们必须主动、自觉地选择“拒绝生孩子”。
以前穷困潦倒的人,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,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,父母忙着挣钱,养育孩子很随便,能考上名校,主要还是靠智慧和勤奋。
现在不太可能了,屁股决定头,资源决定地位,寒门子弟和精英二代的教育差距,从起点上来说就已经很大了……
智商高的孩子有机会吗?有,但是机会很小。
毕竟,受过教育、有钱有资源的父母更懂得教育的价值,也更愿意为下一代投入资源。
因此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以外的普通小城镇尖子生通过努力取得的优势基本丧失。
只有少数智商极高的人,才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天赋获得成功。其余的人,就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不明白吗?再去参加两次同学聚会你就会明白了。
30年前在城市,同一个阶层的孩子,父母的收入相差50倍是很正常的事。
虽然都是大院子弟,但父母的待遇(包括住房、医疗和各种福利)却有很大差别。
前段时间闺蜜刚参加完同学聚会,跟我讲起这件事,感慨万千。
她出生于80年代政府大院,班里的同学,父母有的当高官,有的当保安,有的当文员,有的当司机,有的甚至当过收废品的。
我的同学中有的在80年代还能坚持学习小提琴、钢琴;有的在90年代初跟随父母去美国留学;有的用着“某房地产公司”的信笺(你能相信小时候你的同学竟是富二代吗);有的来自收废品的家庭,除了在学校打架被开除外,没有机会培养任何兴趣或特长……
那时的白衣人年少无忧,每天在一起玩耍,看似没什么不同,但几十年后,他们却发展得不一样了:
有的人进入体制,有的人读了博士学位成为医生,还有不少人在体制内占据职务,一步步升迁;
有的人大学未毕业就出国发展,有的人拿着爸爸给的一百万去经商;有的人买了不少房子当房东,有的人当上了教授;有的人追随爸爸的脚步,在运营商的营业厅工作;有的人当了军队,当了领导的司机……
据她观察,这些人的成绩和当年的考试排名没什么关系,和家庭的相关性至少有50%以上。
唉,虽然我不相信所谓的宿命论和虚无主义,但早点认清一些道理,总比浑浑噩噩地走死亡之路要好……
年初就有消息称,由于参加考试的人数太多,大学将不再为硕士生提供宿舍。
学历显然越来越不重要了,但因为找工作难,追求学历的人越来越多,但毕业之后会发现机会可能不如读硕士之前了……
普通家庭要想东山再起,就必须放弃过去鞭策孩子努力学习、追求名校的经验,因为这些在未来都已经没有用了。
对于选择,没必要太过纠结,要懂得顺应时势,灵活应对。
这对于父母来说,比逼迫孩子长大更加困难,预计将刺激生育率进一步下降。
亲爱的,你身边有“逼着孩子上学”的家长吗?你对“寒门出贵子”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薇安姐会看你留下的每一条贴心留言!
置顶【薇安说】,薇安姐带你一起更智慧。
本文作者:Miki粥,资深媒体人,教育纪录片总策划,创造了"顺义妈妈"一词。个人公众号:Miki粥(mikizhou520)。薇安说经授权发布本文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个人品牌创富私教营 快快快!早鸟价速抢! 这门女性必学的商业思维课!
在市场上已经爆火5年时间——
薇安老师亲自授课
帮助你0基础打造个人品牌
私教+督学学姐2V1全程陪跑
手把手带你跑通IP创富闭环:
找定位、磨产品、会成交
曾经老学员都是4980元报的名
现在早鸟价1599,名额有限
2024想开启多管道变现的伙伴赶紧抢
▼点击查看薇安往期精彩内容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