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听创业故事 安踏老板丁世忠 17 岁白手起家,缔造比肩耐克、阿迪的商业奇迹
创业故事不仅讲述创业者的经历,还告诉大家创业中的技巧、经验和思路,让后人可以学习借鉴,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或借鉴,实现创业目标。以下是我整理的安踏老板丁世忠的创业故事,仅供参考,欢迎阅读。
30年前,17岁的安踏老板丁世忠白手起家,带着600双鞋去了北京。当时他每天跑北京各个商场,说好话只为多卖几双鞋。他当然没有想到,自己日后会成为能与耐克、阿迪达斯抗衡的“中国鞋王”!
又一个中国人的骄傲!又一个商业奇迹!
近日,安踏体育在香港举行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,财报显示,安踏2016年营收达人民币133.5亿元,连续三年实现20%的增长。
与此同时,安踏体育市值2017年首次突破600亿港元,高出彪马250亿港元,已成为全球前五大体育用品公司之一!
在超越国内行业领头羊李宁和老牌运动品牌彪马之后,安踏的下一个目标无疑是耐克和阿迪达斯,可以说安踏的迅猛发展让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夜不能寐!
30年前,年仅17岁的安踏老板丁世忠白手起家,带着600双鞋去北京创业。当时他每天跑北京各个商场,说好话只为多卖几双鞋。他当然没有想到,自己日后会成为能与耐克、阿迪达斯抗衡的“中国鞋王”!
在鞋城长大的男孩
17岁只身去北京
1970年,丁世忠出生于福建晋江陈埭镇一个基层农民家庭,父亲丁和木早起晚睡,靠打鱼捞海鲜为生,最终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。
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,改革的春风才吹到晋江。许多晋江人用石头、毛毡建起简易厂房,用几把剪刀、几台缝纫机办起鞋作坊。一时间,陈埭镇鞋作坊遍地。丁和木也下定决心,凑了几千元钱,和别人合伙开办了鞋作坊。
丁世忠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,对经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做生意的最大动力就是能快点赚钱买一辆摩托车。
1987年,刚刚初中毕业的丁世忠已经无法继续学业,他有一个梦想,就是去北京谋生。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,理由很简单:家里的鞋厂生意好,需要人手,他何必去冒险呢?
丁世忠不肯罢休,他对父亲说:天天都有外地的人来买东西,差不多什么都能卖出去,你为什么不主动去卖呢?
一个等待生意,一个主动出击,父子二人的商业头脑差异显而易见。
幸好丁父是个很开明的人,被儿子的想法感动了,资助儿子1万元和600双精心挑选的晋江鞋。有了这笔资本,加上自己的勇气,丁世忠只身来到北京,开始了他在北京的传奇人生。
没人脉,没资本,说了那么多好话就为了进王府井,赚了钱之后,他们想创立自己的品牌
一个穷小子从农村来到京城,没有人脉,没有资本,自然不会一帆风顺。丁世忠能做的就是每天背着鞋跑到商场,问谁要买鞋。问题是,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,还带着稚气,长着一张娃娃脸,怎么让别人相信他?
丁世忠没办法,只好缠着客户,一个月天天去商场,说各种好话,差点给对方跪下,一个月后,终于在一家商场里把人给打动了,对方答应让他试一试,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出了100双鞋!
虽然首战告捷,但丁世忠并不满足,他想,光靠说说是进不了大商场赚大钱的。很快他就发现,那些拒绝他的商场,都是从一个叫大康鞋城的地方进货的。他马上就想通了,在批发市场开个柜台,比拿着鞋子到处卖要靠谱得多!
这是丁世忠第一次接触批发模式,此后,他在大康鞋城租了一个柜台,专门批发晋江鞋。一旦找到窍门,钱就滚滚而来。丁世忠也没闲着,把柜台交给别人打理,自己则继续在北京“流浪”,思考着如何让晋江鞋进军各大商场。
此时的丁世忠已经是小老板了,他开始跟各大商场谈试购,卖完就结账,卖不完就退款。凭借着“苦干、甜言蜜语、厚脸皮”的秘诀,不到两年的时间,丁世忠就征服了北京大部分商场,甚至连王府井、西单这样最难搞定的商场也都攻克了,销售额很快增长了几十倍。
除了卖鞋,丁世忠还养成了一个“怪癖”——看鞋。在商场,他看鞋的款式、性能、柜台布置;在街上,他看人们喜欢穿什么鞋。他越看越疑惑:明明是晋江产的鞋,贴着青岛双星的牌子,为什么能卖到100元,而他自己的晋江鞋却只能卖20元?
想来想去,他终于明白,原来是品牌的原因。
1991年,丁世忠拿着在北京挣的20万元回到晋江。此时,赚钱已经不是他想做的事,他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——为晋江打造一个品牌。
他创立了安踏,不再做OEM,而是专注于分销,从而避免了金融危机。
1991年,丁世忠回到晋江。此时,丁世忠的父亲已经和合伙人分开,自己创办了一家鞋厂,取名“安踏”,寓意“安心做生意,踏实做人”。鉴于他在北京的成绩,丁世忠被推选为分管销售的副总裁。
不过当时安踏主要是给国外品牌做代工,销售并不是重点。而且不光是安踏,整个陈埭镇都是如此。在陈埭镇,大概有上千家鞋厂,而且工厂的经营模式和产品质量都差不多,基本都是在做海外代工。
20世纪90年代的晋江鞋厂
90年代,海外订单纷至沓来,这些小鞋厂生意兴隆。但曾在国外工作过的丁世忠知道,这些海外订单不靠谱,完全是靠运气,说不定哪天就没了。于是,他在做OEM的同时,还想着到处开专卖店,拓展销售渠道。
经过丁世忠的努力,安踏在全国推广代理经销模式,并拥有了第一批经销商。当时很多同行都说丁世忠在胡闹,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,海外订单荡然无存,曾经辉煌的晋江鞋厂倒闭了一半以上,唯有安踏当时已经在全国开设了2000多家专营店,没有受到太大影响。
但即便如此,安踏依然知名度不够,影响力不大。为了让安踏名扬天下,丁世忠决定赌一把,他想到了邀请明星来代言。
這人就是一個疯子!
如今,企业邀请明星代言已不是什么大事,但丁世忠的做法在当时却是一个冒险之举。
那个年代,只有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外顶级品牌才会聘请明星代言,国内品牌从来没有这样做过。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,丁世忠也打算效仿耐克的做法。打听一番后,他最终锁定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,但代言费要80万元!
要知道当时北京的房价才2000元一平米,安踏一年的利润才400万,80万的代言费无疑是天价,安踏内部一片混乱,丁世忠虽然掌握了安踏的控制权,但依然要承受来自董事会的压力。
最后他反问:是认识安踏的人多,还是认识孔令辉的人多?
巨大的压力之下,丁世忠签下了孔令辉,但安踏的销量却没有任何变化。心急如焚的丁世忠赶紧做了调查,结果发现,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安踏签下了孔令辉,如果想提高知名度,还得花300万在央视打广告!
现在该怎么办?不花掉这三百万,八十万就打了水漂。可是花掉这三百万,如果只是浪费,该怎么办?想来想去,丁世忠决定再赌一把!
对于务实的丁世忠来说,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一次豪赌。不管家人怎么反对,他都执意要做,甚至说:如果广告效果不好,年底就不拿分红。家人劝不了他,只好让他干。
1999年,孔令辉亮相央视,首次代言安踏,然而广告播出一两个月后,并没有什么市场反响,丁世忠差点被逼疯,直到第三个月,才陆续有经销商上门洽谈,安踏的销量也翻了一番。
2000年悉尼奥运会,孔令辉与瓦尔德内尔苦战五场,最终夺得冠军。比赛获胜后,孔令辉仰望天空,疯狂亲吻胸前的国旗。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中国人。
此后,孔令辉再次说出“我选择,我喜欢”的口号,立刻让安踏风靡中国,当年销售额突破3亿。
这次代言是安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从此,安踏不仅在全球声名鹊起,销售收入也一路飙升,从1999年的2亿飙升至2006年的12.6亿。
丁世忠对此一直心存感激,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时,孔令辉也受邀出席,丁世忠的办公室里还挂着孔令辉的照片。
即使金钱和鞋子被拒绝,我还是决心要打造专业的运动鞋!
虽然安踏因为孔令辉而出名,因为其设计模仿了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,但很多中国人认为它只是山寨产品,和其他晋江鞋没什么区别,只是名气更大而已。
但丁世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直到2005年因为给钱被打脸,他才幡然醒悟。
当时,刚刚起步的CBA想要寻找体育品牌赞助,但因为各大体育品牌都在争抢北京奥运会的席位,所以很少有人关注CBA,然而丁世忠却接下了这份工作,并以极低的价格签下了一份为期7年的合同。
丁世忠做了一个很仔细的盘算:奥运会再火爆,1个亿也只能花掉十几天,而CBA却长达一个赛季,看球的球迷都是极其精准的篮球迷。为此,丁世忠还提出了一个要求:CBA球员打球时必须穿安踏篮球鞋。
这个条件CBA官方没有异议,却遭到了球员们的集体抵制,原因很简单:安踏鞋穿起来不舒服,功能性无法和耐克、阿迪达斯等洋品牌相比。
他把钱和鞋子送给人家,人家却不要。丁世忠很生气也很无奈,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。经过几个晚上的思考,他想通了,是他的鞋子质量不好。但他也很固执:耐克能造鞋,我们为什么不能造?哪怕要花钱,也要造出高科技的运动鞋!
2005年,安踏斥资3000万元人民币建成自己的运动科学实验室,此后逐渐提高产品研发的投入比例,由销售收入的3.8%提升至5.2%,并在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地设立研发设计中心。
五年后,99.5%的CBA球员都穿着安踏球鞋。
每天跑3个城市,几个月跑500个地级市,我跑出了低谷。
在孔令辉的豪赌成功之后,安踏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:2005年赞助CBA,2007年在香港上市,同年签约三位NBA火箭队球星。但自2012年以来,随着体育用品市场的低迷,安踏的光彩开始黯淡。
当年安踏净利润13亿,同比下降-21.47%,但伦敦奥运会的营销费用高达12亿,严重拖累其业绩,甚至被迫关闭1000多家亏损门店。
在丁世忠眼中,安踏“病了”。为了找出病因,他拿出在北京跑市场时的精力,短短几个月走访了500个地级市,甚至尝试过一天走访三个城市:早上飞到上海,中午飞到天津继续工作,晚上再坐车回北京。
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,丁世忠最终发现,不是产品不好,而是传统品牌批发模式有问题。过去安踏只要做好广告,然后把产品卖给经销商,但这种粗放的模式已经过时,安踏必须转型到以零售为主导的模式。
找到病因后,丁世忠立即给安踏开出了药方:
一是精简分销渠道,取消销售大区,组织架构更加扁平;
其次,在全国经销商推广ERP系统,采集实时数据,实现单店订货;
最后,控制折扣幅度,优化补货弹性和效率,满足差异化需求。
勤奋、执行、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安踏在2014年上半年逐渐复苏,超越李宁,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头羊!2015年,安踏打破“百亿魔咒”,成为行业内首家营收过百亿的中国企业!
面对这样的辉煌,丁世忠并不满足,他表示,100亿只是一个开始,安踏的目标是在2020年超越阿迪达斯,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“第二名”。
从销量来看,安踏2015年已经销售了4000万双鞋,门店数量接近1万家,距离超越耐克都不远了,更别说超越阿迪达斯了。因此有人惊呼,未来安踏将成为“中国的耐克”。
不过丁世忠并不太喜欢这个称号,他很早就说过:我不想做中国的耐克,我想做世界的安踏。